詹炳根
2021/01/03
性别:男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博导 系部:建筑工程系 邮箱:bgzhan@hfut.edu.cn 主页:/ 方向:土木工程材料 招生:招收土木工程专业和土木与水利专业方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欢迎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及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学生推免或报考 | |
个人简介主要从事环境友好型结构与功能材料的研究开发,固废建材化资源化应用,特种混凝土和新型混凝土的性能与开发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以及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的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论文80多篇,主编和参编教材3部,获批发明专利8项,主编和参编标准4项。研究成果应用在黄祁高速公路、引江济淮工程、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池州长江大桥等重点工程中。兼任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理事,安徽省建筑产业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建筑材料与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教育背景1981/09–1985/08,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材料与制品,学士 1985/09–1988/06,东南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硕士 2001/09–2006/12,东南大学,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方向),博士 工作经历1988/06–1991/12,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助教 1991/12–1998/12,合肥工业大学,建筑工程系,讲师 1991/03–1993/10,青岛市交通局特聘监理工程师,参与国家建设监理试点项目 1996/03–1996/10,合肥市一环路建设指挥部特聘监理工程师,参与合肥市市政建设 1998/12–2007/12,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 2007/12–至 今,合肥工业大学,威廉希尔,教授 | |
科研项目[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再生砂粉性能调控与专用外加剂”,2020YFC1909902,2020/11-2024/10,主持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联合基金项目,根植型有机无机杂化涂料及其应用于海洋混凝土工程防护的基础研究,U2001223,2021/01-2024/12,参与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调制型水泥基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研究,51972115,2020/01-2022/12,参加 [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研项目子课题,传统古建聚落人居环境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KJZC0430,2012/01-2015/12,参与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碱硅酸反应混凝土的界面特性及其与ASR的关系,50678058,2007/01-2010/12,主持 [6] 国家973项目,“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子课题,2001CB610706,2001/01-2004/12,参与 获得奖励[1]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的界面和界面效应的研究,1995年,排名5 [2]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界面强化的物理化学效应,1993年,排名5 [3]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城市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的研究,2010年,排名4 [4]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钢结构住宅成套技术研究,2016年,排名7 [5]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螺栓连接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2018年,排名8 代表成果[1] 詹炳根、周万良等,一种膨胀型混凝土脱模剂及其配制方法,发明专利号ZL 2011 1 0145260.4 [2] 方继、詹炳根等,一种节能轻质复合夹芯墙板用芯板材料,发明专利号ZL 2013 1 0663627.0 [3] 詹炳根、董军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套筒灌浆料,发明专利号ZL 2016 1 0080514.1 [4] 饶永、詹炳根等,一种发泡混凝土轻质材料及填充传统空斗墙体施工方法,发明专利号 ZL 2017 0672618.6 [5] 詹炳根、罗玮等,一种表征微生物自愈合混凝土中细菌生存状况的方法,发明专利号 ZL 2018 1035405.7 [6] Yonggan Yang, Binggen Zhan, et al. Damage evolution of cement mortar with high volume slag exposed to sulfate attack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0, 247:118626 [7] 詹炳根、丁以兵,掺聚丙烯酸酯类SAP低水胶比水泥浆水化研究,《建筑材料学报》2007, Vol.10,No.2, 148-153 [8] 詹炳根、林兴胜、陈婷,高强高弹PVA纤维增强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韧性,《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vol.30, No.9, 1178-1182 [9] 詹炳根,尿素厂房结构混凝土损伤调查与损伤机理分析,《土木工程学报》Vol.39(7), 2006, 52-56。 [10] Sun Wei and Zhan Binggen, Crack arrest effect of fiber reinforced high strength concrete with and without reinforcement. 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ement and concrete. Beijing,1989. |
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合肥市屯溪路193号 联系电话:0551-62902066 院长信箱:civil@hfut.edu.cn